4年前 回复了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春】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 二年级下册《铅笔有多长》 |
4年前 回复了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春】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 二年级下册《铅笔有多长》 |
终稿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铅笔有多长》是北师大版数学第四册第五单元 “测量” 的第一课的内容。“测量” 这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 “厘米” 和 “米” 这两个长度单位,同时掌握了简单的估测和测量物体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有关长度的第二阶段的学习。本节课教材主要安排了两个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际测量活动中初步建立分米、毫米的概念,提升学生的量感。是在交流活动中掌握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体验不同的长度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本单元的内容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将前面的知识与后续的学习串联起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
学情分析
学生基础: 二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接触了有关于测量的知识,并掌握了关于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表示的意义,形成一定的表象,能较好地根据生活中的情景选择正确的长度单位,并且对于米和厘米之间两个长度单位的换算也能较好的运用,同时,学生的测量经验也有一定的基础。 困惑与问题:
二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我调控能力差,个别学生知道分米和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但对于具体表示的意义,学生还不能很好的掌握和体会。在教学中要着重建立学生头脑中 1 毫米和 1 分米长度观念的表象,培养单位量感。
预期效果:
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建立学生头脑中 1 毫米和 1 分米长度观念的表象,能根据具体的情境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生在经历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中,知道 1 分米和 1 毫米有多长。
通过在尺子上找一找的活动,知道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能根据具体的情境恰当选择长度单位,并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多次测量活动,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量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多样化的测量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际的测量活动,知道 1 分米和 1 毫米有多长,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根据具体的情境恰当选择长度单位,并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米尺、10 厘米长铅笔 1 支, 铅笔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小红帽的故事吗?小红帽要去看望外婆,可是在路上却迷路了,大灰狼和狐狸都说知道外婆家的住处。大灰狼说:“我刚刚还看见你的外婆躺在 2 厘米的床上看书呢” 狐狸说:“不对,我刚刚看见你的外婆坐在 4 米高的椅子上喝茶呢!” 同学们,小红帽应该相信谁呢?说说你的理由吧!
预设:
生 1:都不能相信,应该躺在 2 米长的床上。
生 2:椅子的高度不能有 4 米,也不能是 4 厘米。
师:椅子高 4 厘米也不合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些新的长度单位吧。
设计意图:创设小红帽迷路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复习了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在思考椅子高度的同时,发现米和厘米都不合适,从而让学生感受学习新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估一估。
师:没有你们的帮忙,小红帽就被大灰狼和狐狸给骗了,为了表示感谢,小红帽委托王老师送给我们每人 1 支铅笔,请你先来估一估这支铅笔大约有多长。
(板书课题 —— 铅笔有多长)
指名学生回答,对于学生给出的估计结果,不进行评论。
(2)量一量。
师:怎样能知道这支铅笔到底有多长呢?
预设:用尺子量一量。
师:请学生拿出直尺,测量一下铅笔的长度吧!
学生测量后汇报测量结果 ——10 厘米。
(3)认一认
师:同学们测量的既认真又准确,看小红帽送给我们的这支铅笔还有说明书,谁来读一读?(这支铅笔的长度是 10 厘米,10 厘米就是 1 分米,也可以说这支铅笔的长度是 1 分米。)
师:从说明书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10 厘米就是 1 分米。
师:看来你读得很用心,在国际单位上, 10 厘米还可以用新的长度单位来表示,那就是 1 分米,分米可以用字母 dm 表示。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先估计,然后验证自己的估计是否接近测量结果,学生在动手测量后,初步建立起一分米的概念,培养了学生估测、动手操作等能力。
(1)直尺测量。
师: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小红帽已经顺利到达了外婆家。外婆为了表示感谢,准备送给我们一支不一样长度的铅笔。这支铅笔有多长度呢?老师把它印在了任务单上,赶快拿出尺子量一量吧!
预设:
生 1:这只铅笔的长 6 厘米多一些。
生 2:6 厘米再多 3 个小格……
(2)介绍毫米
师:比 6 厘米多出 3 个小格,那么多出来的 3 个小格到底是多长呢?这就需要一个比厘米还要小的单位 —— 毫米。1 小格就是 1 毫米,毫米用字母 mm 表示。
师:仔细数一数 1 厘米中间有多少个小格?
预设:1 厘米中有 10 个小格,10 个小格就有 10 毫米。
师:这次我们以毫米为单位再来测量一下这支铅笔的长度吧!
预设:彩铅笔长 63 毫米。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铅笔的活动,引发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体会到毫米这个单位产生的必要性,同时也丰富了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积累了测量的经验。
(1)感知 1 分米的长度。
师:师:同学们,通过测量这两只铅笔的长度让我们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请你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到哪的长度是 1 分米。
生:从 0 到 10,从 1 到 11,从 5 到 15 ……
师:生活中你还在哪见过 1 分米的长度?
生:粉笔盒的长度,字典的宽度。
师: 同学们,还记得那只狐狸的谎言吗?“在 4 米高的椅子上喝茶” 那外婆坐的椅子应该有多高呢? (学生答 4 分米)
(2)感知 1 毫米的长度。
师:桌面上为同学们准备了一张会员卡,它的厚度是 1 毫米,请你用拇指和食指轻轻的捏住卡片再把卡片移走,这时你和食指间的缝隙大约就是 1 毫米。
(3)剪 1 毫米。
师:感受了 1 毫米,你能剪一个 1 毫米宽度的纸条吗?请同学们拿出剪刀,先用直尺量一量,再用剪刀剪一剪。 (学生活动剪纸条)。
师:现在如果有 1 毫米、1 米、1 厘米、1 分米你能把他们的长度按从小到大排序吗?
预设:1 毫米、1 厘米、1 分米、1 米。
师:看着这些长度的纸条,你想对哪个长度说什么?
生:1 毫米太短了,1 米太长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直尺上找 1 分米;用手捏一捏、剪一剪,体会 1 毫米,让学生建立起比较直观的感受和印象,加强对分米、毫米实际意义的体会,让学生感受测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测量学习的好奇心。
师:除了视觉上看到的长短,这些长度单位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在尺子上找出一毫米、一厘米、一分米、1 米的长度,再借助尺子,完成黑板上的填空。(教师板书:1 分米 =( )厘米,1 厘米 =( )毫米 1 米 =( )分米)
生:1 分米 =( 10 )厘米,1 厘米 =( 10 )毫米 1 米 =( 10 )分米
师:根据我们发现的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任务单中第二题,完成后可以和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 分米 =( )厘米 40 毫米 =( )厘米
预设:1 分米等于 10 厘米,3 分米就等于 30 厘米。10 毫米等于 1 厘米,所以 40 毫米就等于 4 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找、填、想的活动,让学生系统地整理所学过的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同时学生在尺子上开展单位换算,有利于学生在直观、低难度的情况下熟练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应用
设计意图:两道练习题,分别注重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和实际 测量技能,同时也让学生体会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选择。
四、全课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同学们在本节课的最后王老师想要把一句成语送给小红帽和我们二年四班的同学们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意思就是:细微的失误,可能导致巨大的差错,所以在生活当中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细心,而在的习上更要有严谨的学习态度。
五、板书设计
铅笔有多长 分米(dm ) 1 分米 =( )厘米 1 厘米 =( )毫米 毫米 (mm) 1 米 =( )分米
4年前 回复了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春】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 二年级下册《铅笔有多长》 |
学习任务单
4年前 回复了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春】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 二年级下册《铅笔有多长》 |
第二稿试讲结束后,任洪亮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针对《长方形的面积》再次展开研讨活动。在研讨中,全体成员肯定了整节课的设计思路的同时,也研究出了很多修改建议。整理如下:
4年前 回复了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春】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 二年级下册《铅笔有多长》 |
@jyd123456 本课的情境是结合学校的特色活动来设计的,所以学生对于整个情境兴趣浓厚。感谢您的回复。
4年前 回复了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春】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 二年级下册《铅笔有多长》 |
谢谢你在一稿过后给与的回复。团队成员在进行研讨时也想到了用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来结束本课,再次感谢您提出的宝贵建议
4年前 回复了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春】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 二年级下册《铅笔有多长》 |
前测分析
为了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充分了解所教班级学生的学情,任洪亮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根据学生的前测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借此提高教学效率。 前测结果:
从前测结果可以看出,班级有 98%的学生能够掌握正确测量物体的方法。一人由于没有仔细观察图片中细节导致此题出错。而在了解学生测量最短物体要用什么长度单位时,有 67%的学生选用厘米,可见这部分学生人数较多,而出现此结果源于学生在二年级上学期的学习。28%的孩子选用毫米作为单位,这部分学生对毫米有初步的认识,多数孩子是在课外书上了解的,对于 1 毫米到底有有多长还是比较模糊的。在第三题中有 26%的学生能正确测量出线段的长度。但其中只有 2%的学生能用毫米来表示线段的长度,对错误同学进行访谈了解到很多孩子知道线段的长度是在 6 厘米到 7 厘米之间,但是不会精确表示,所以只能选择整厘米来表示。 前测反思: 从前测得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学过的长度单位适应范围有基本了解,对测量方法也已经掌握,并且有一定的测量能力,关于毫米、分米学生在生活中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毫米、分米的准确长度还没有真正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着重建立学生头脑中 1 毫米和 1 分米长度观念的表象,培养单位量感。
4年前 回复了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春】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 二年级下册《铅笔有多长》 |
4年前 回复了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春】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 二年级下册《铅笔有多长》 |
《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二稿)
教材分析:
《铅笔有多长》是北师大版数学第四册第五单元 “测量” 的第一课的内容。“测量” 这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 “厘米” 和 “米” 这两个长度单位,同时掌握了简单的估测和测量物体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有关长度的第二阶段的学习。本节课教材主要安排了两个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际测量活动中初步建立米、毫米的概念,提升学生的量感。是在交流活动中掌握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体验不同的长度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本单元的内容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将前面的知识与后续的学习串联起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
学情分析:
在二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接触了有关于测量的知识,并掌握了关于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表示的意义,形成一定的表象,能较好地根据生活中的情景选择正确的长度单位,并且对于米和毫米之间两个长度单位的换算也能较好的运用。同时,学生的测量经验也有一定的基础。个别学习能力比较好的学生知道有分米和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但对于具体表示的意义,学生还不是能很好的掌握和体会。
教学目标:
一、结果目标
学生在经历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中,知道 1 分米和 1 毫米有多长。
通过在尺子上找一找的活动,知道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能根据具体的情境恰当选择长度单位,并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二、过程目标
学生通过多次测量活动,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量感。
三、情感态度
在多样化的测量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际的测量活动,知道 1 分米和 1 毫米有多长,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根据具体的情境恰当选择长度单位,并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米尺、10 厘米长铅笔 1 支, 铅笔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小红帽的故事吗?小红帽要去看望外婆,可是在路上却迷路了,大灰狼和狐狸都说知道外婆家的住处。大灰狼说:“我刚刚还看见你的外婆躺在 2 厘米的床上看书的样子呢” 狐狸说:“不对,我刚刚看见你的外婆坐在 4 米高的椅子上看书呢!” 同学们,小红帽应该相信谁呢?说说你的理由吧!
预设:
生 1:都不能相信,应该躺在 2 米长的床上。
生 2:椅子的高度不能有 4 米,也不能是 4 厘米。
师:那椅子高 4 厘米也不合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些新的长度单位吧。
设计意图:创设小红帽迷路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复习了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在思考椅子高度的同时,发现米和厘米都不合适,从而让学生感受学习新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估一估。
师:小红帽为了感谢大家,送给我们每人 1 支铅笔,我们先来估一估这支铅笔大约有多长吧!
(板书课题 —— 铅笔有多长)
指明学生回答,对于学生给出的估计结果,不进行评论。
(2)量一量。
师:这么多的答案,怎样才能知道谁估得准确呢?
预设:用尺子量。
师:请学生拿出直尺,测量一下铅笔的长度吧!
学生测量后汇报测量结果 ——10 厘米
(3)说一说。
师:同学们测量的既认真又准确,看小红帽送给我们的这支铅笔还有说明书,谁来读一读?(这个铅笔的长度正好是 10 厘米,也可以说这根铅笔的长度是 1 分米,因为 10 厘米就是 1 分米。)
师:从说明书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10 厘米就是 1 分米
师:看来你读得很用心,在国际单位上,咱们 10 厘米还可以用新的长度单位来表示,那就是 1 分米,分米可以用字母 dm 表示。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先估计,然后验证自己的估计是否接近测量结果,学生在动手测量后,初步建立起一分米的概念,培养了学生估测、动手操作等能力。
(1)直尺测量。
师:同学们,通过测量铅笔我们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 —— 分米,小红帽的外婆为了表示感谢,也送给我们送来了一支漂亮的彩铅笔。下面请你拿出尺子在任务单上量一量,这支彩铅笔到底有多长。
预设:
生 1:这只铅笔的长 6 厘米多一些。
生 2:6 厘米再多 3 个小格……
(2)介绍毫米
师:比 6 厘米多出 3 个小格,那么多出来的 3 个小格到底有多长呢?这就需要一个比厘米还要小的单位 —— 毫米。1 小格就是 1 毫米,毫米用字母 mm 表示。
师:仔细数一数 1 厘米中间有多少个小格?
预设:1 厘米中有 10 个小格,10 个小格就有 10 毫米。
师:这次我们以毫米为单位再来测量一下这支铅笔的长度吧!
预设:彩铅笔长 63 毫米。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铅笔的活动,引发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体会到毫米这个单位产生的必要性,同时也丰富了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积累了测量的经验。
(1)感知 1 分米的长度。
师:同学们这两支漂亮的铅笔让我们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厘米,那么你能在尺子上找到 1 分米吗?请与你的同桌一起找一找,说一说。
生:从 0 刻度到 10 刻度,从 1 刻度到 11 刻度,从 5 刻度到 15 刻度。
师:同学们在尺子上找到这么多 1 分米,你能用手势表示 1 分米的长度吗? (学生的一拃长 1 分米)
师:看来同学们的这个手势就可以作为我们身体上的尺子,那赶快用我们身上的尺子量一量课桌的长大约是几分米吧!
生:大约长 6 分米。
(2)感知 1 毫米的长度。
师:桌面上为同学们准备了银行卡,请你拿出直尺量一量银行卡的厚度吧!
预设:1 毫米。
师:请你用拇指和食指轻轻的捏住卡片,再把卡片移走,这时你和食指间的距离就是 1 毫米。
(3)画一画。想请你在纸上画一条 9 毫米长的线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直尺上找 1 分米;用手捏一捏体会 1 毫米。让学生建立起比较直观的感受和印象,加强对分米、毫米实际意义的体会,让学生感受测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测量学习的好奇心。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都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请你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说一说?
预设:毫米、厘米、分米、米
师:请你在直尺上分别找到 1 毫米、1 厘米、1 分米,小组内借助直尺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后独立完成填空。(教师板书:1 分米 =( )厘米,1 厘米 =( )毫米)
生:1 分米 =( 10 )厘米,1 厘米 =( 10 )毫米
师:那 1 米等于多少分米,小组内借助尺子说一说。
生:1 米 =( 10 )分米
师:根据我们发现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规律,请同学们尝试着完成下面几道题。
40 毫米 =( )厘米 3 分米 =( )厘米 10 分米 =( )厘米
1 米 =( )厘米
师:通过填一填,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10 分米 = 100 厘米。1 米也等于 100 厘米,所以 1 米 = 10 分米
设计意图:通过找、填、想的活动,让学生系统地整理所学过的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通过在米尺上找一找知道 1 米等于 10 分米后再通过推理加深理解了长度单位米和分米的关系,从而有利于学生在直观、低难度的情况下熟练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三、 巩固应用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回忆毫米、厘米、分米、米的长度,听老师的口令用手比划一下,看谁的准确?学生在老师的口令下比划几个长度单位,睁开眼睛同桌之间对比一下。
在我们的生活中乱用长度单位可会闹出笑话的,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淘气的日记,看一看他的日记当中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请你把它圈出来并订正(数学书 35 页第 4 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游戏中再一次从整体上感知这些长度单位,通过有趣的感知设计一些有梯度的练习,从简到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逐步的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拓展学生的思维
四、全课小结
让学生以的厘米或毫米做单位,测量一下教室中的物品或者你的学习用品。
五、板书设计
铅笔有多长
分米(dm ) 1 分米 =( )厘米
1 厘米 =( )毫米
厘米 (cm) 1 米 =( )分米
4年前 回复了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春】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 二年级下册《铅笔有多长》 |
第一次团队研讨
第一稿试讲结束后,任洪亮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针对《铅笔有多长》展开研讨活动。在研讨中,全体成员肯定了整节课的设计思路,同时,也提出很多宝贵建议:
一、新课引入,创设故事情境。
在数学的教学中,重视教学情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合适的情境导入,更容易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有利于数学知识的教授。而数学故事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尤其适用熟悉的人物,但不知晓人物具体事迹的数学故事更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持学生对学习热情的积极作用。因此,我们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本课的教学内容,创设了小红帽迷路的故事情境,情境中有起因,有发展,有结局,整个故事情境贯穿本节课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画一画中提升量感。
本节课认识分米和毫米的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操作体验,从而丰满学生脑海中的单位量感,在本课的试教中,我们与老师交流讨论后认为,学生对于 1 分米和 1 毫米的单位表象建立务必在实物尺子上进行,而且要让每个孩子不止一次地在自己的尺子上看一看、找一找、比一比来直观的认识 1 分米和 1 毫米。而无论哪方面的度量教学,度量的核心要素都是度量单位和度量值,度量的基本性质是运动不变性、和同性和有限可加性,因此度量教学的关键是建立 “一个长度单位的观念”,“数” 出度量单位的个数,培养学生的 “量感”。而量感不仅仅是 “1 个单位” 标准,生活中更多的是标准量的叠加应用因此在一稿教学设计中我们增加了画一画的活动,让学生画出 9 毫米长的线段,然后再增加 1 毫米,在画的过程当中让孩子感受几个一毫米就是几毫米,这种无限分割和累加的过程中再次感受毫米与厘米的关系。这也正所谓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要超越生活”,使学生感悟到度量单位的价值,这些活动都为学生进一步认识 “量” 积累了活动经验。
三、活动小结,活动延续。
课堂教学导入很重要,恰如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但能加上好的结尾整节课也会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实施建议中提出:“让学生在生动的具体情境中学习数学”。本课的课堂小结中让学生以的厘米或毫米做单位,测量一下教室中的物品。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让学生从现实的生活中寻找数学的支点。我们在研讨中激活了思维,努力达到新的高度。研讨中一次次地碰撞出火花,齐心协力,生成更好的教学设计。
4年前 回复了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春】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 二年级下册《铅笔有多长》 |
《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一稿)
【教材分析】
《铅笔有多长》是北师大版数学第四册第五单元 “测量” 的第一课的内容。“测量” 这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 “厘米” 和 “米” 这两个长度单位,同时掌握了简单的估测和测量物体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有关长度的第二阶段的学习。本节课教材主要安排了两个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际测量活动中初步建立米、毫米的概念,提升学生的量感。时在交流活动中掌握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体验不同的长度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本单元的内容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将前面的知识与后续的学习串联起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
【学情分析】
在二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接触了有关于测量的知识,并掌握了关于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表示的意义,形成一定的表象,能较好地根据生活中的情景选择正确的长度单位,并且对于米和毫米之间两个长度单位的换算也能较好的运用。同时,学生的测量经验也有一定的基础。个别学习能力比较好的学生知道有分米和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但对于具体表示的意义,学生还不是能很好的掌握和体会。
【教学目标】
1. 学生在经历测量铅笔的长度的过程中,知道 1 分米和 1 毫米有多长,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感受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经验。
2.能根据情境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体会单位的实际意义,初步发展估测意识。
3.借助具体活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实际的测量活动,知道 1 分米和 1 毫米有多长,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分米、毫米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在实际测量中的灵活应用。
【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米尺、10 厘米长铅笔 1 支, 铅笔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小红帽的故事吗?红帽要去看望外婆,可是在路上却迷路了,大灰狼和狐狸都说知道外婆家的住处。大灰狼说:“我刚刚还看见你的外婆躺在 2 厘米床上看书的样子呢 “狐狸说:“不对,我刚刚看见你的外婆坐在 6 米高的椅子上看书呢!” 同学们,小红帽应该相信谁呢?说说你的理由吧!
预设:
生 1:都不能相信,应该躺在 2 米长的床上。
生 2:椅子的高度不能有 6 米,也不能是 6 厘米。
师:那椅子高 6 厘米也不合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些新的长度单位吧。
【设计意图】创设小红帽迷路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复习了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在思考椅子高度的同时,发现米和厘米都不合适,从而让学生感受学习新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 认识分米
(1)估一估。
师:小红帽为了感谢大家,送给我们每人 1 支铅笔,我们先来估一估这支铅笔大约有多长吧!(板书课题 —— 铅笔有多长)
指名学生回答,对于学生给出的估计结果,不进行评论。
(2)量一量。
师:这么多的答案,怎样才能知道谁估得准确呢?
预设:用尺子量。
师:请学生拿出直尺,测量一下铅笔的长度吧!
学生测量后汇报测量结果 ——10 厘米
(3)说一说。
师:同学们测量的既认真又准确,看小红帽送给我们的这支铅笔还有说明书,谁来读一读?(这个铅笔的长度正好是 10 厘米,也可以说这根铅笔的长度是 1 分米,因为 10 厘米就是 1 分米。)
师:从说明书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10 厘米就是 1 分米
师:看来你读得很用心,在国际单位上,咱们 10 厘米还可以用新的长度单位来表示,那就是 1 分米,分米可以用字母 dm 表示。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先估计,然后验证自己的估计是否接近测量结果,学生在动手测量后,初步建立起一分米的概念,培养了学生估测、动手操作等能力。
2. 认识毫米
(1)直尺测量。
师:同学们,通过测量铅笔我们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 —— 分米,小红帽的外婆为了表示感谢,也送给我们送来了一支漂亮的彩铅笔。下面请你拿出尺子在任务单上量一量,这支彩铅笔到底有多长。
预设:
生 1:这只铅笔的长 6 厘米多一些。
生 2:6 厘米再多 3 个小格……
(2)介绍毫米
师:比 6 厘米多出 3 个小格,那么多出来的 3 个小格到底有多长呢?这就需要一个比厘米还要小的单位 —— 毫米。1 小格就是 1 毫米,毫米用字母 mm 表示。
师:仔细数一数 1 厘米中间有多少个小格?
预设:1 厘米中有 10 个小格,10 个小格就有 1 毫米。
师:这次我们以毫米为单位再来测量一下这支铅笔的长度吧!
预设:彩铅笔长 63 毫米。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铅笔的活动,引发学生知冲突,让学生体会到毫米这个单位产生的必要性,同时也丰富了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积累了测量的经验。
3. 找一找,说一说。
(1)感知 1 分米的长度。
师:同学们这两支漂亮的铅笔让我们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厘米,那么你能在尺子上找到 1 分米吗?请与你的同桌一起找一找,说一说。
生:从 0 刻度到 10 刻度,从 1 刻度到 11 刻度,从 5 刻度到 15 刻度。
师:同学们在尺子上找到这么多 1 分米,你能用手势表示 1 分米的长度吗? (学生的一拃长 1 分米)
师:看来同学们的这个手势就可以作为我们身体上的尺子,那赶快用我们身上的尺子量一量课桌的长大约是几分米吧!
生:大约长 6 分米。
(2)感知 1 毫米的长度。
师:桌面上为同学们准备了银行卡,请你拿出直尺量一量银行卡的厚度吧!
预设:1 毫米。
师:请你用拇指和食指轻轻的捏住卡片,再把卡片移走,这时你和食指间的距离就是 1 毫米。
(3)想一想,找一找,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长度大约是 1 分米,又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 毫米?
预设:
生 1:钢笔的长度,纸抽盒的长度,字典的长度。
生 2:2 分钱硬币的厚度,芝麻的宽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直尺上找 1 分米;用手捏一捏体会 1 毫米。让学生建立起比较直观的感受和印象,加强对分米、毫米实际意义的体会,让学生感受测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测量学习的好奇心。
4. 填一填,想一想。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都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请你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说一说?
预设:毫米、厘米、分米、米
师:请你在直尺上分别找到 1 毫米、1 厘米、1 分米,小组内借助直尺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后独立完成填空。(教师板书:1 分米 =( )厘米,1 厘米 =( )毫米)
生:1 分米 =( 10 )厘米,1 厘米 =( 10 )毫米
师:那 1 米等于多少分米,小组内借助尺子说一说。
生:1 米 =( 10 )分米
师:根据我们发现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规律,请同学们尝试着完成下面几道题。
40 毫米 =( )厘米 3 分米 =( )厘米 10 分米 =( )厘米 1 米 =( )厘米
师:通过填一填,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10 分米 = 100 厘米。1 米也等于 100 厘米,所以 1 米 = 10 分米
【设计意图】通过找、填、想的活动,让学生系统地整理所学过的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通过在米尺上找一找知道 1 米等于 10 分米后再通过推理加深理解了长度单位米和分米的关系,从而有利于学生在直观、低难度的情况下熟练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应用
1. 游戏:变一变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回忆毫米、厘米、分米、米的长度,听老师的口令用手比划一下,看谁的准确?学生在老师的口令下比划几个长度单位,睁开眼睛同桌之间对比一下。
2. 同学们,还记得那只狐狸的谎言吗?“在 6 米高的椅子上晒太阳” 那外婆坐的椅子应该有多高呢? (学生答 6 分米)
在我们的生活中乱用长度单位可会闹出笑话的,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淘气的日记,看一看他的日记当中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请你把它圈出来并订正(数学书 35 页第 4 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游戏中再一次从整体上感知这些长度单位,通过有趣的感知设计一些有梯度的练习,从简到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逐步的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拓展学生的思维 。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还有其他的疑问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五、板书设计
铅笔有多长
分米(dm ) 1 分米 =( )厘米
1 厘米 =( )毫米
厘米 (cm) 1 米 =( )分米
4年前 回复了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春】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 二年级下册《铅笔有多长》 |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铅笔有多长》选题思考
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编委会和北师大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为我们搭建了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量感的学习方式探究” 为主题的课堂展示交流平台。经过我们团队的深思熟虑,我们选择的参赛内容是北师大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铅笔有多长》。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对学生如何掌握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予以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不一样,导致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收获是不一样的,而且对学生终生发展的影响也是极不一样的,所以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注重让学生学会学习。量感就长度测量而言,有两个因素:测的单位和量的多少。量感是指对长度单位和物体长度的综合感知,是对物体量态的感性认识。然而对于学生而言,测量只是一种方法,而量感却是一种意识和能力。而《铅笔有多长》属于 “图形与几何” 的知识体系中测量范畴,测量单位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较为抽象,在二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已经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认识了米和厘米,知道 1 米和 1 厘米有多长并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能运用这两个单位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铅笔有多长》一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测量单位进行了补充认识,以解决测量单位时出现的多种情况问题。教学成功与否为以后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打下了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我们希望通过选择这一课,能够体现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 “量感” 的学习方式探究的价值,赋予学生量感以 “生长” 的力量。
4年前 回复了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春】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 二年级下册《铅笔有多长》 |
4年前 回复了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春】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 二年级下册《铅笔有多长》 |
大家好!我是吉林长春任洪亮名师工作室的王满莉老师,衷心希望各位专家和同行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将认真阅读,思考每一份帖子,不断反思并完善这节课!
教材图片:https://bbs.xsj21.com/t/1712#r_74102
选题思考:https://bbs.xsj21.com/t/1712#r_74104
教学设计一稿:https://bbs.xsj21.com/t/1712#r_74112
第一次团队研讨:https://bbs.xsj21.com/t/1712#r_86684
教学设计二稿:https://bbs.xsj21.com/t/1712#r_86700
前测:https://bbs.xsj21.com/t/1712#r_96631
前测分析:https://bbs.xsj21.com/t/1712#r_96634
二稿研讨:https://bbs.xsj21.com/t/1712#r_97056
学习任务单:https://bbs.xsj21.com/t/1712#r_97060
4年前 回复了 任洪亮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0 › 【2020 秋】吉林长春任洪亮名师工作室任洪亮三下《长方形的面积》 |
本课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身经历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突出了教学重点。同时结合微课 3.0 的使用,,帮助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效地促进了师生的发展。
4年前 回复了 任洪亮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0 › 【2020 秋】吉林长春任洪亮名师工作室任洪亮三下《长方形的面积》 |
任老师深入钻研了教材,准确地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科学的把握教材,精心设计,有效开展教学活动,落实了每一个教学目标,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紧密结合起来,强化教学互动,对提高学生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4年前 回复了 任洪亮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0 › 【2020 秋】吉林长春任洪亮名师工作室任洪亮三下《长方形的面积》 |
“混合式教学” 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互联网络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这种教学方式要求老师在课程设计和知识传递中,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任老师的这节课是基于学习目标的混合式学习,不再单一考虑线上与线下的因素,在 “混合” 策略的设计上以 “达成学习目标” 为最终目标。